她网 > 生活 >

古代除夕夜有什么风俗

时间: 广辉 生活

除夕守岁是通宵达旦的。这一夜,主妇们为孩子们准备着新年要穿的新衣服,把家收拾得花团锦簇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除夕夜有什么风俗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古代除夕夜有什么风俗

古代除夕夜有什么风俗

1.贴春联

宋代王安石的诗句“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描写的便是贴春联这一传统民间习俗。春联又称“门对”、“春帖”,是流行于民间春节期间张贴的一种对联。代表着人们祈福迎春的美好愿望。春联通常要在春节来临之前贴好,人们大多选择在除夕这一新旧交替的时刻张贴。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打扫门庭窗户,张贴各式的春联、门贴、窗花、年画等,既抒发了美好的祝愿,又营造了喜庆的节日气氛。

关于春联的起源,一种说法是来自桃符。最早的桃符是指雕刻于桃木之上降魔除鬼的神像。当时人们将其挂在门旁以避邪,后来变为在桃木上画门神像,最终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。桃人驱鬼源自“神荼”“郁垒”二神捉鬼的传说。汉应劭《风俗通》云:“上古之时,有神荼与郁垒昆第二人,性能执鬼。度朔山章桃树下,检阅百鬼,无道妄为人祸害,荼与垒缚以苇索,执以食虎。于是县官常于腊除夕饰桃人一一冀以卫凶也。”古人认为在桃木上刻出神仙像后便能驱鬼压邪,便在“年关”之际,以桃木神像挂在大门边“驱除鬼怪”。后来,桃木片则被写上吉利语言,分挂于大门两边,叫做“题桃符”,由于两相对仗,逐渐演变为春联。据《宋史蜀世家》载:“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,以其非工,自命笔题云: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。五代后蜀国君孟昶所写联句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也成为我国最早见诸名籍的春联。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。古人在立春日多贴“宜春”二字,后渐发展为春联。春联真正普及于明代,据清人陈尚古的《簪云楼杂说》中记载,朱元璋在一年过年时,令每户百姓门上都要贴上春联,以示庆贺,此后这一风俗便传开。原来春联题写在红色的桃木板上,红色有喜庆祥瑞之意,后来春联逐渐用红纸代替桃木。但佛家用黄纸,守制(服孝未满)用白、绿、黄三色,第一年用白纸,第二年绿纸,第三年黄纸,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。此外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。门神与春联堪称挛生兄弟,一个以文字祈福,一个则以图形驱邪,二者均从桃符演化而来。据清顾禄《清嘉禄》记载,当时吴中守岁除了写贴春联外,还盛行贴门神,而且不同的人家贴的门神还有区别:“夜分易门神,俗画秦叔宝、尉迟敬德之像,彩印于纸,小户贴之”;至于“悬神荼郁垒”,则是“贵戚”人家的专利。门神的范围也由原来的神荼、郁垒扩大到秦琼、尉迟敬德等新的门神“代言人”。门神像左右对仗,后代也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的对应。

贴年画、贴福字、贴窗花、贴挂千等是由贴春联与贴门神衍生而来的,也都是在春节期间张贴,也都具有祈福、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。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与审美趣味,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年画,起源于“门神”。在门神形象基础上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纵深发展。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,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,而渐渐把各路神仙和人间祥瑞请到家里,进而产生了《迎春接福》、《福禄寿三星图》、《招财进宝》、《五子登科》、《五谷丰登》、《六畜兴旺》等丰富多彩的年画,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。民国初年,在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新型年画。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,以后发展成挂历。挂千,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,粘之门前,与窗花、福字相辉映,也颇受民众喜爱。

2.放爆竹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一一可以说放爆竹是中国人迎接新年到来的独特方式,也是辞旧迎新时喜庆心情的流露。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有这么一段放爆竹的描述:“院子内安下屏架,将烟火设吊齐备,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,虽不甚大,却极精致,各色故事俱全,夹着各色的花炮。说话之间,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。又有许多'满天星'、’九龙入云'、’平地一声雷'、’飞天十响'之类的零星小炮仗。”从中可以看出古时人们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迎春纳福的情形。现如今每当除夕夜交正子时,新年钟声刚一敲响,整个中华大地上,爆竹声声、烟花四起。在这“岁之元、月之元、时之元”的“三元”时刻,屋内万家灯火、欢声笑语屋外火树银花、鞭炮齐鸣,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。

爆竹因其声响如炮,也叫“炮仗”或“爆仗”。关于爆竹的渊源,《诗经》中已有记载,《小雅》中就记述了在庭院中燃竹和苇,竹竿膨胀爆裂,发出“鸾声将将”,其目的也是用来驱逐害怕爆响的“年”这个恶兽。从中可知以前的“爆竹”就是燃烧竹子令其啪啪作响。直到宋代火药发明以后,才出现了类似我们几天燃放的“爆竹”,宋施宿嘉《会稽志》中有:“除夕爆竹闻,亦或硫磺制作爆药,声尤震惊”的记载,后来人们将小炮仗用火药捻串成类似“鞭”一样的长串连放,与大炮仗合称为“鞭炮”。清代潘荣陛在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一书中记载了当时除夕放爆竹的盛况:“除夕之次,子夜相交,门外宝炬争辉,玉珂竞响。而爆竹如击浪轰雷,遍乎朝野,彻夜不停。”如今鞭炮也逐渐从早先的“驱除鬼疫”之物转化为节庆时不可或缺的喜庆用品。

按照民间习俗,除夕时敬财神一定要抢先,放爆竹的时间则要尽量拖后。据说要想发大财炮仗要响到最后才能如愿。过去,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,就有送财神的,手拿着财神爷像在门外嚷着:“给您送财神爷的来啦!”这时屋里的主人,为了表示欢迎财神,便拿赏钱给来人,送财神的口中总是一大堆讨吉利的话,例如:“恭喜发财、吉年大发,,等等之类的口彩。更有甚者将自己装扮成传说中财神爷的模样,再找几个跟班的敲锣打鼓,挨家挨户地去“送财神爷”。每到人家门口就高唱:“金银财宝滚进来”,主人们自然也欢喜地接过那财神爷像,付给些“请财神钱”,这些人便起劲地敲打一阵,在热闹喜庆的锣鼓声中去到下一家。

在民间放完爆竹后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就是祭拜天地及各方神灵与祭祀祖先。古时,这种礼俗很盛行,现在在农村依然可以看到。因各地风土人情的差异,祭祀形式也不尽相同,通常是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,陈列供品,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。也有的则到宗祠拜祖或瞻拜祖墓。还有一些地方在祭祀之后,由懂得黄历的长者查出今日的吉利方向,大家带着一些祭祀品点起灯笼火把,燃放爆竹,集体游行来祈愿迎福,这一风俗叫做“出天方”或“出行'、“出寻”等。这一习俗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期望风调雨顺、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。

3.年夜饭

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何况是在一年辞旧迎新之时呢?过除夕可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。吃年夜饭的习俗已成为每个家庭一年一度的重头戏了!当孩子们在放爆竹的时候,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,其实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,而年夜饭总要在除夕夜做出来。这时家家户户锅碗瓢盆叮当作响,配合着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,街上人们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,奏响了一曲和谐欢快的乐章。

除夕之夜,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,阖家团聚,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真是溢于言表。通常年夜饭的饭桌上少不了两样东西,一是火锅,一是鱼。鼎沸火锅预示着生活红红火火、温馨异常;“鱼”则象征“吉庆有余”“年年有余”。还有萝卜俗称菜头,寓意有好彩头;龙虾、爆鱼等煎炸食物,预祝家运兴旺如“烈火烹油”。最后再上一道甜食,意味着今后的日子甜甜蜜蜜,圆圆满满。吃年夜饭,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祥和热闹的时刻,一家老小开怀畅饮、共叙天伦,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。

虽说年夜饭的名堂很多,南北各地不同,可其中吃饺子或馄饨的习俗可以说是流行最广的。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,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,结束了人间的混沌状态,二是取其与“浑囤”的谐音,意为“囤满仓肥”。另外,民间还流传吃饺子与女蜗造人的传说有关。据说女蜗挎土造人时,泥人的耳朵总是被寒冷的天气冻掉,为了使耳朵能固定,女蜗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孔,再用细线把耳朵拴住,线的另一端放在泥人的嘴里咬着,以保证耳朵不掉。从那以后老百姓就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,内包有馅(线),便是饺子。也有人说吃饺子的习俗起自汉朝,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,看到穷苦百姓的耳朵被冻烂了,便研制了一种“祛寒娇耳汤”给穷人治冻伤。他用羊肉、辣椒调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做成馅,再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取名“娇耳”,下锅煮熟,分给大家吃,人们吃后,觉得浑身变暖,两耳发热。从那以后,人们便仿效着做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总之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,通常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。待到半夜子时吃,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,吃饺子取“更岁交子”之意,“子”为“子时”,交与“饺”谐音,有“喜庆团圆”和“吉祥如意”的意思,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,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“新年大发财,元宝滚进来”之意。有的包饺子时,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,看谁先吃到,吃到的来年就会有好运气。

另外在民间还流传着做“隔年饭”和“饮屠苏”的风俗,“隔年饭”即年前烧好一盆饭,要供过年,取年年有剩饭,一年到头吃不完的意思。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,俗称二米饭,黄白相掺的米饭寓意“有金有银,金银满盆”所以又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一一“金银饭”。屠苏,原是阔叶草名。后来,古人研制出一种驱病的药方,称“屠苏方”,以屠苏方配制的酒,称屠苏酒。现代医学证明这些酒有抗病治病功能,古人却认为是驱疫鬼的作用。后来人们逐渐形成在除夕夜间饮屠苏以辞旧迎春的习俗。唐诗人姚合《除夜》诗曰:“傩声方去疫,酒色正迎春。”宋高承《事物纪原》载:“除日驱傩,除夜守岁,饮屠苏酒”。古时饮屠苏酒,一般是从最年少的饮起,意指年少者一天天长大,先饮酒以示祝贺,而年长者则日渐老去,后饮以示挽留。宋朝文学家苏辙的《除日》诗道:“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”描写的就是这种年俗。此外,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,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:吃枣(春来早),吃柿饼(事事如意),吃杏仁(幸福人),吃长生果(长生不老),吃年糕(一年比一年高),吃苹果(平平安安)。

4.守岁

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一一这一副传统的春联说的就是“守岁”。除夕之夜,全家团圆,吃过年夜饭,闲谈畅叙,辞旧迎新,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。守岁俗名“熬年”。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,守岁一般从吃年夜饭开始,这顿年夜饭恐怕是一年中吃得最久的一顿了,从掌灯时分入席,有的可以一直要吃到深夜,真是一餐吃两年啊。守岁之俗始于南北朝,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《风土志》:除夕之夜,各相与赠送,称为“馈岁”;酒食相邀,称为“别岁”;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称为“分岁”;大家终夜不眠,以待天明,称曰“守岁”。宗燻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,“是夜,禁中爆竹山呼,声闻于外,士庶之家,围炉团坐,达旦不寐。”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:年长者守岁为“辞旧岁”,有珍爱光阴的意思;年轻人守岁,是为延长父母寿命。古时,守岁也叫“照虚耗”,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一切邪恶病疫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守岁的习俗,既体现了对流逝的岁月依依惜别之情,同时抒发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以美好憧憬之意。

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每值此刻,总是诗兴大发,即景抒情,从而也为节日增添了情趣。唐太宗李世民写有“守岁”诗:“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”;诗人杜甫以“守岁阿戎家,椒盘已颂花”诗句来描写守岁的情景;诗人白居易的“守岁樽无酒,思乡泪满巾”,表现游子客途于守岁之时的孤独思乡之情溢于纸端。唐代诗人史青的《除夕》诗云:“今岁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。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气色空中改,容颜暗里回。风光人不觉,已著后园梅。”皆写得平淡天真,但真情款款,读来亲切感人。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《除夕》诗云:“莫嫌寒漏尽,春色应来早。风开玉砌梅,熏歇金炉草。稚齿喜成人,白头嗟更老。年华日夜催,清镜宁长好。”苏东坡在《守岁》诗中写道:“明年岂无年?心事恐蹉跄。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。”从中可见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,一寸光阴一寸金,应把握现在而勿虚掷年华,而通过守岁便是希望能留住逝去的年华。此外,苏东坡的“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”,则是将欢聚除夕守岁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,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直到今天,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。一家老小围炉而坐,回顾过往,笑谈未来,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

除夕犯的忌讳

除夕夜的忌讳有很多,包括说的话做的事,贴的东西,开不开灯,都有忌讳。忌倒污水、倒垃圾、丢弃杂物、随地便溺;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明身上,如果神明恼怒就会降祸到人。忌恶声谩骂,大声呵斥、小孩哭闹;相传这种态度对神明不敬。忌讳打破碗碟;万一打破了,就念叨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化解。除夕守夜,灯要彻夜不灭,忌黑暗。禁忌开箱柜,以免财物丢失;贴窗花、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,否则来年日子会越过越糊涂;病人要暂时停药,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,不要留下;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。说话禁忌:“破”、“死”、“病”、“输”、“败”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,要以吐唾沫、说“童言。因为除夕夜必须是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,团团圆圆,这样代表着下一年到来的时候才带着一些美好的祝福,如果破除了美好的开始,后面的路可能会不顺利,这样会对运势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除夕的寓意是什么

除夕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与大年初一共同组成了新春,新年和旧年之间的交替,可以说这是两个节日,也可以说它是一个节日,除夕夜也叫做大年夜,意思就是旧的一年,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,我们一起欢欢喜喜地迈入了下一年。

除夕习俗有哪些

祭祖

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,是对先人的一种尊敬和感恩。

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日,人们会在家中或祠堂摆设香案,供奉祖先的牌位或照片,烧香、点蜡烛、敬酒、上供品,向祖先报告一年的情况,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幸福。

拜年

拜年是除夕夜或大年初一早上进行的一种礼节,是对亲朋好友的一种问候和祝福。

拜年

拜年的方式有多种,比如亲自走访、打电话、发短信、发微信等。拜年时要说一些吉祥话,比如“恭喜发财”、“新年快乐”、“身体健康”等。

压岁钱

压岁钱是指长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给晚辈的钱财,寓意着压住邪气,保佑平安。

压岁钱一般放在红色的小袋子或信封里,称为“红包”。压岁钱的数额因地区和家庭而异,但一般都要求是偶数,因为奇数在中国有丧事的含义。

除夕守岁守到几点

传统的守岁是通宵不睡,直至第二日天亮。现在一般来说,守岁时间过了12点就可以睡了。守岁是一种对旧年的不舍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,守岁要守到几点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定,如果身体较差,或者是白天较为劳累的,建议还是按照正常的休息时间入睡,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

1487